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有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25 年9月,区域国别学院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旨在筑牢师德根基,传递学院对教师群体的深切关怀,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
召开教师座谈会,倾听一线教师心声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院发展的基石,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区域国别学院于9月8日组织召开了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座谈会(副教授、讲师专场)。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任惠莲、副院长李福泉、席会东、刘俊杰与全体副教授、讲师参会。会议由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任惠莲主持。任惠莲在开场发言中强调,本次座谈会旨在全面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部署,倾听青年教师发展需求与困惑,聚焦师德师风与学科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汇聚共识与智慧,共同探索契合区域国别学学科特点的师德师风建设路径与长效支持机制。
座谈会上,与会教师结合各自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实践经历,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大家围绕区域国别学科特性所带来的师德建设新课题,如海外田野调查中的师生安全与伦理规范、跨文化研究中的学术立场与原则意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等——展开了深入探讨。青年教师们还坦诚分享了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挑战,包括科研方向转型、高级别项目申报、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现实压力,并建议学院进一步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增设文体活动空间、加强心理支持服务等。多位教师结合自身从教经历,交流了在践行师德规范、严守学术道德、关爱学生成长等方面的体会与思考,充分展现出学院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召开党政联席会,谋划师德师风建设蓝图
在教师座谈会后,区域国别学院于9月17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聚焦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关切,推动师德师风工作走深走实。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任惠莲,院长韩志斌,副院长李福泉、闫伟、刘俊杰、席会东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会上,全体参会人员围绕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共同审议并制定了《区域国别学院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明确教师需恪守“坚定政治立场、潜心为国育才、恪守学术规范、坚守师德底线、践行文化传承”等准则,涵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杜绝学术不端、规范教学行为、弘扬中国文化等具体要求。
会议还逐条研究了老师们对教育教学、科研学术、行政教辅、办公保障、学生管理和宣传阵地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学生对在学习生活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困难,提出了落实和解决的初步思路和办法。
节日走访慰问,温暖教师们的心田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副校长曹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任惠莲、副院长刘俊杰、席会东等专程看望慰问了学院黄民兴教授、王铁铮教授、卢山冰教授、Matteo Capasso教授、王晋副教授等教师代表,仔细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对老教师们多年来为学院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所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对中青年教师在学院发展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他们在未来学院及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中将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在交流中通报了学校近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并认真倾听学院教师们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教师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始终心系学校,为学校和学院发展贡献力量。此次慰问活动,不仅让教师代表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和关怀,也进一步增强了全院教师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持续推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展望未来,建设区域国别学院将以此次系列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学院还将积极探索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方法,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学院领导表示,将始终坚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我国区域国别研究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区域国别学院将继续秉持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不断开创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书写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区域国别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