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西北大学师德师风专题网站!今天是:

工作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要闻

“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师德师风主题育人小故事展播(第二期)
发布时间:24-06-03   浏览次数:

师德师风主题育人小故事新闻与传播学院选送

情系新闻教育  传播文化薪火

高春艳

刘建勋老师

本科期间,我曾经聆听过刘建勋老师的《中国电影史》课程,他善于援引经典电影分析电影艺术得失和社会意义,鞭辟入里,娓娓道来。

千禧之年,我留校任教,成为新闻系的第十二位老师,刘老师时任新闻系主任。当时正值传媒业发展黄金时期,电视、都市报红红火火,网络蔚然勃兴,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刘老师认为西北大学是西北新闻传播教育的开拓者,必须紧抓机遇,勇立潮头。在他多方奔走下,新闻传播学院于2001年底正式成立。记得2002年10月百年校庆之际,我带领99级同学编辑制作了实习作品专辑暨校庆纪念特刊,得到了刘老师的积极支持。他特别撰写了报头《世纪墙》,期望这份报刊如古老城墙一般坚实厚重,承载起新世纪的新闻理想。虽然当时学院办公室仅有四间平房,但我能够感受到刘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赤诚以及勇于开拓的精神。

基于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刘老师提出培养“重政治、强业务、高理论、厚基础”的人才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开设有文史哲的课程。他认为“一切传播都是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新闻传播者应当积极承担起历史文化重任。受此影响,我也将新闻理论与文化传播作为自己的教学科研方向。

刘老师非常注重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性。2004年,在拟定新闻实习计划的时候,我在学院办公室碰到刘老师。他特别提及《南方周末》第一版近期刊登了一篇深度报道《陕西高西沟: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绿》,并说高西沟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水土保持的先进典型,《人民日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过,如果当时高西沟的经验能够作为全国农业典型加以推广,我国的生态环境将会是另一番面貌,建议带学生们去那里实习。我来自黄土高原,对高西沟却闻所未闻。当带着众多学子坐着火车转乘大巴来到位于榆林市米脂县的高西沟村,我被眼前的秀美山川惊到了:山上绿树成荫,梯田层层,山下是平整的淤地坝,还有碧波荡漾的小水库,不愧是“陕北小江南”!采访中,我和学生认真记录着高西沟几十年来“征山治水”的治理经验,无不被村民们“泥不下山,洪水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质朴誓言而感动,切身领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的实践意义。如今的高西沟,不仅仅是全国生态治理的先进典型,同时还是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到高西沟考察调研,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每每看高西沟的新闻报道,我就回想起刘老师当年的谆谆指引,如春风化雨,薪火相传。

【师生简介】高春艳,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工会主席、副教授。刘建勋教授,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曾是作者本科期间的老师。

人生的引路人

塔力哈尔·叶尔江

作者与老师韩隽的合影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那些对我们产生深远影响的人。2021 年,我跨专业考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韩隽教授从那一刻起就成为我的人生引路人。

韩老师是陕西省教学名师,在新闻业务、网络传播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从教30多年,她讲授的课程深受学生好评。我很荣幸成为韩老师的学生,同时作为一名跨专业的学生,我的心情颇有些忐忑,担心自己的专业基础薄弱,影响学业进度。韩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了我的困境,每每碰到理论难点,她会深入浅出地讲解,为我答疑解惑。她会特别仔细地批改我的论文,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她会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指导我如何从专业的视角梳理逻辑思路、如何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犹如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在研究中逐渐找到了方向。

研二时,我在准备毕业论文选题,有的题目是学术热点,但是不知从哪些角度切入,有的题目自己很感兴趣,但是拟定提纲时又感觉深入不下去,左选右选,一时确定不了合适选题,压力巨大。韩老师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变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次帮我分析选题价值和篇章结构。正是老师的悉心鼓励和宝贵建议,让我重新找回了学术自信,最终确定以公共考古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顺利开题。

更难忘的是,生活上,韩老师也像一位亲切的长辈给予我关心。我来自新疆,是少数民族学生。毕业之际,是继续学习深造还是工作就业,我有些犹豫不决。韩老师教导我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她的关怀让我在远离家乡的求学生活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安慰,也让我更加坚定地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

【师生简介】塔力哈尔·叶尔江,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韩隽,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作者的导师。